周虎笑了,拍了拍周处的肩膀,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
周处也回了家,让沈初雪取了二百两银子,给周虎送过去。
地址选好,建造厂房的事交给周虎,周处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京城。
皇宫。
大乾殿。
隆武帝一脸的兴奋,猛地在案几上拍了一下:“好诗,真是千古绝唱啊。”
“噢,呸呸呸,朕不是咒周处,而是说,这诗能流传千古啊。”
“这诗,绝对不在那《水调歌头》之下。”
隆武帝捧着《将进酒》,一连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是喜欢。
“米修公,世才兄,啧啧。”
“米修公,乃是书法界的泰斗人物,能入得此诗之中,着实应该。”
“这许世才只是一个小小的洪县县令,竟然也能入此诗中,真是…真是幸运啊。”
唏嘘了一会儿,隆武帝又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周处有如此惊人之才,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可成。”
“我大乾的各级科举考试,并无年龄限制,却不知这周处为何一直没有考取功名呢?”
“功名在身,便可享受一定特权,总比当一个农夫要强吧。”
隆武帝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周处这么有才华,肯定不是傻子,为何不考取功名呢?
想了一会儿,隆武帝忽然心下一动,暗想,朕曾听说过,大乾的县衙大多黑暗,县令或者县丞收受贿赂,操纵县考。
有才之人不送礼,照样名落孙山。
无才之人礼到位,便可高中秀才。
郡考和州考,也多有这般弄虚作假的。
这些人,不求为官,只求功名,能免大乾刑罚加身。
莫非,这周处也参加过县考,但一直名落孙山?
若真是如此,那些高中秀才者,定然有不少弄虚作假的。
想到这里,隆武帝立即下旨,派出钦差大臣,即刻前往洪县,审核所有的秀才功名。
周处这两天,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好几件喜事。
肥皂的效应,几乎不在牙膏之下。
根据牙膏的成功案例,许晓蝶也给肥皂定价为五两银子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