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脸苦笑,你这样看着我干嘛?虽说我是你的太爷爷,可朱标毕竟是你亲爹啊,而且还是那种典型的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性格,连亲儿子都认不出来。
照理说,让你喊一声父亲或者爹,并无不妥。
我想帮你也是没办法帮的,毕竟没理由呀。
结果朱英只见朱元璋缓缓侧过脸去,欣赏起秦淮河沿岸的美好风光来。
朱英心里暗骂:老朱头,之前不还答应全力支持我的嘛,果然你就是一个耍滑的老家伙!
无计可施,朱英又将视线重新落到朱标身上。
"嘿,你要叫吗?不叫我就走了!”
朱标扬言道。
眼见朱标那招摇撞骗的模样,朱英简直气得牙痒痒。
然而即使现在朱标不告诉他也没关系,将来等到大明水军出兵高丽的消息传来时也是一样的情况。
关键是朱英想尽早做好准备,并且他还另有打算,必须事先知晓进度。
最后在内心万般不甘中,朱英只得忍着怒火,好半天才勉勉强强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爹。”
“哈哈哈!这才是爹的好儿、乖孙儿呀,哈哈哈哈!”
朱标开怀不已地笑了起来。
朱元璋回过头看着眼前这一幕直摇头,怎么生了个这般不成器的二愣子。
等着瞧吧,将来得知朱英真正身份后有的你哭的时候!
突然,朱标像是意识到朱元璋的脸色变化,或者注意到朱英的脸色愈加难看,急忙止住笑声,清了清嗓子,神色逐渐庄重下来,说道:
“信国公目前已经抵达福建,在各卫所中遴选擅长游泳的精锐士兵,不光是在福建各地,就连广东、江浙沿海等地也在持续进行挑选,将这些优秀兵员输送至福建交予信国公。
依据洪武爷和都督府大人们的计划安排,预计打造一支五万人规模的大明水军。
顺便提一句啊,”
说到这儿,朱标瞥了一眼身边的朱元璋,迎上来的是一记凶巴巴的目光,朱英此时正在认真聆听,未曾察觉。
稍停顿片刻,朱标忙接着往下说道:“目前,信国公手里已经有了将近两万名将士,可以说已经完成过半任务了吧。
预计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初步构建起大明水军的主体架构。”
紧接着,他又解释:“士兵这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搞定,毕竟大明刚刚建国不久,能打仗的人不计其数。
不过海船建造却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要知道,大海航行不同于内河水路,对材料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木材种类,年份,甚至制造工艺都十分考究。
总之,动员整个大明之力,如果想要承载五万人的大型宝船,最起码也需要五百艘之多,这时间估计至少得三年打底才能满足需求。”
一口气说完全部状况,朱标口干舌燥,顺手拿起一旁茶杯润了润喉咙,随后总结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