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十月。
闷热的暑气消退,初秋的风在北方大地拂过。
乾清宫。
朱由检正听着内阁六部和改制馆等众位官员详细的汇报着新政推行的诸多情况。
“陛下,新政经过两年推行,全国土地全部得到释放,从今年各省报上来的夏粮和秋粮收成看,土地改制极为成功!”
袁可立从摞成小山的册子中起身,言语中满是喜色。
“陛下,锦衣卫上报粮食调查,除陕西,贵州,山西三省外,其余各省地方的县,府,省三级粮仓全部储满,锦衣卫在地方抽查核对,现相关的粮食问题,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三件,全部处置完毕,涉事官员胥吏全部拿下依律问罪;
地方官府征收赋税一项中,现处置粮赋问题九十八件,相关涉案官员已经全部查办。”
李若涟在一旁开口补充完,紧接着,在角落中的魏忠贤也开口道:“皇爷,国税局在全国收税情况良好,各省商税累计突破三千万金币,各省税务兵处理偷税,漏税等案件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三件,追缴税额七百万银币,所有案件已在国税局,户部,刑部进行备案。”
朱由检听着他们汇报,一边思索一边点头。
截止目前,全国最为紧要的土地问题,基本改制完毕。
现在的大明朝,在士绅,官绅,地方豪族,宗室等权贵阶层手中掌握的土地全面流入民间百姓手中。
最让自己惊喜的是商税!
今年全国收取商税突破三千万金币!相当于三亿银币,等同于以前的三亿两白银!
这是什么概念?当初自己嗣位时,全国各种赋税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万白银,连九边军镇养活起来都费劲。
“很好,诸位这两年都辛苦了!”朱由检点头称赞一句后,扭头看向王承恩。
“大伴,从皇家内库中调集各类珠宝文玩,古董字画,另加对应官衔放银钱,赏赐诸位爱卿;
另外由礼部牵头,在全国各级官员中评选优秀臣工,取内帑银币三十万进行单独赏赐,根据官员政绩,个人品德,教育,助国等方面打造相关匾额,以示嘉奖。”
下面站着的一众官员闻言满是欣喜,齐声谢恩。
“报!陛下,镇海将军孙国桢派人回朝禀报紧急军情。”
在和谐的氛围中,御前太监匆匆走来禀报。
所有人听到紧急军情四个字后,赶忙在大殿中让开一条路。
没多久。
宁元快步上殿,当他把夷人议和的事详细说完后,朱由检瞬间明白过来。
自己给孙国桢下的旨意是歼灭夷人的舰队,把南洋彻底掌握在大明手里。
定是夷人借旧港汉民为筹码,迫使孙国桢传回议和的消息。
想到这,朱由检开口道:“孙爱卿,你兼管兵部,那个劳什子夷人使者,就由你去见吧。”
孙承宗听到后,立刻领会皇帝的意思。